俗話說"十人九痔",說明患有痔瘡的人非常多。秋季要及時防治痔瘡。特別是從事腦力勞動的辦公室白領。平時或許癥狀不太明顯,可能只有輕微的肛門瘙癢和便血,就認為不值得重視。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。痔瘡的發(fā)病率非常高,患了病該怎么辦呢?是到醫(yī)院接受手術,還是有別的辦法?痔瘡發(fā)病有哪些癥狀呢?
瘙癢癥狀或是痔瘡發(fā)病前兆
痔瘡由于長期慢性出血,會導致貧血、疼痛;肛門括約肌收縮減弱,痔瘡脫出,這樣咳嗽、用力排便等腹壓增加時,都會導致患者不能從事正常的體力勞動。
如果痔塊彌漫性感染,內痔脫出不能回復,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有人還會有瘙癢癥狀,這是因為直腸粘膜受到彌漫性炎癥感染的刺激,腺體分泌增加,肛門皮膚產生濕疹。輕度的瘙癢,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。但如果用力過度,導致皮膚破潰,膿腫壞死,會繼發(fā)盆腔炎、敗血癥等疾病,因此撓癢一定不要用太大力。所以痔瘡要早期預防,早期治療。
痔瘡患者如何進行調理呢?
多吃蔬菜避免辛辣食物
1、飲食調理:
就是多吃蔬菜,越多越好,避免辛辣食物。這是最有效的防止痔瘡急性發(fā)作的措施。
粗糧有蕎麥、燕麥、玉米、芋頭等;蔬菜有白蘿卜、油菜、冬瓜、白菜、苦瓜等;
果品類有花生、芝麻、松子等;
水果有香蕉、蘋果、梨子等。
2、習慣調理:
就是養(yǎng)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定時排便,不要久蹲,注意衛(wèi)生。排便習慣的養(yǎng)成依靠合理的飲食,多吃蔬菜有助于養(yǎng)成每天1~2次的排便習慣,大多數情況下是在早晨起床后或早餐后,因為這時腸道會產生強大的蠕動將大便送到直腸,引起排便反射。相反,少吃或不吃蔬菜則會使大便量減少,不成規(guī)律,時時想大便,上廁所后大便量很少,甚至根本無大便,結果造成大便次數多,如廁時間長,大便費力,這樣就會形成或加重痔瘡,引起痔瘡急性發(fā)作。此外,排便后要注意肛門的衛(wèi)生,保持清潔,有條件時便后應清洗或坐浴。
3、運動調理:
長期臥床、久坐、久站、活動減少時容易便秘,因此也容易得痔瘡。因為在這些情況下腸蠕動慢,肛門松弛,肛門部的靜脈容易淤血而形成痔瘡。而運動有助于增強腸蠕動,同時使肛門括約肌呈收縮與松弛的交替運動。因此,適當的運動不僅有利于防止痔瘡的形成,對已形成的痔瘡能防止其急性發(fā)作。
4、藥物調理:
痔瘡急性發(fā)作時需要用藥物,主要用外用藥進行調理,關鍵是要用藥得當。使用痔瘡膏的正確方法是:便后洗凈手指和肛門,如有條件溫水坐浴更好,吸干局部的水。先將藥膏擠在手指上,然后再用手指輕輕地將藥膏均勻地抹在痔瘡的表面及周圍,起到止血止痛、消除水腫的作用。要注意將手指伸入到肛門內少許,使痔核的上緣及整個肛管的一周都有藥膏,用藥后再洗凈手。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克魯尼網站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提示:本文觀點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客服核實,本站將于7個工作日內處理。